內容摘要

心得
最能代表村上的小說?
村上春樹是我最喜歡的作家。常常有人問:哪一部最能代表他?我想,《挪威的森林》或許是最貼近的答案。這部小說出版三十多年來,不斷再版,至今仍擁有巨大影響力。
我在不同階段讀過好幾次:大學時、剛結婚時,如今成為母親,再翻開它,感受已完全不同。坦白說,我心裡真正的最愛其實是《1Q84》,但《挪威的森林》卻像一面鏡子,照出人生不同階段的自己。
井與黑暗
在村上的小說裡,「井」常常出現。《挪威的森林》裡,直子對渡邊描述那個深不見底、被黑暗填滿的井──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恐懼。
後來在《發條鳥年代記》中,井成為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入口。有人把它解釋為「內心的黑暗深淵」,但我更喜歡把它理解為:逼使我們正視自己,進而尋求療癒與成長的場所。
現實裡,我們或多或少都曾掉進井裡,感覺自己爬不出來。或許正如直子所說:「我是不完全的人」。但學會承認黑暗,才有可能重新走回地面。
生與死的糾纏
《挪威的森林》並不是一部單純的愛情小說。它真正觸及的,是「生」與「死」之間微妙的連結。
直子與渡邊最初因摯友Kizuki自殺而聯繫在一起。Kizuki的死,帶走了他們的一部分,也讓直子一步步陷入憂鬱。她曾坦言:「我是不完全的人…會一直往下沉。」最終,她選擇像Kizuki一樣離去。
那場葬禮極為動人。玲子穿上直子的衣服,彈奏她最愛的歌,一首又一首,最後是〈Norwegian Wood〉。那不只是告別,更像是一場紀念生命的演奏會。
這一幕讓我想:死亡或許不只是「終結」,它也成為生的一部分,成為我們記憶與情感的一部分。
向著陽光的綠
相對於直子,小林綠則象徵著另一種力量。她的人生同樣艱辛,但她懂得在困苦中尋找一點點快樂:「人生就像餅乾盒,有你喜歡的,也有你不喜歡的。先吃掉不喜歡的,後面才會輕鬆一點。」
綠的堅韌,讓渡邊開始理解「責任」與「活下去」的重量。小說最後,他對著Kizuki的靈魂喊話:「我決定活下去,而且要盡力好好活下去。」這是一種告別,也是一種成長。
結論
很多人對村上的印象是「小說裡總有點情色」或「好難讀,看不懂」。但只要真正走進去,就會發現他不只是寫情愛或孤獨,而是一直在探索人生最深處的問題。
更迷人的是,他在隨筆裡展現的另一面:幽默、自律、甚至有點可愛的日常。那是小說裡看不見的村上。下一次,我想和大家分享他隨筆裡的樣貌。

關於我所知道的—村上春樹
紅了30年的「挪威的森林」,網路上找得到很多很精彩的解析,許多不瞭解村上的讀者,聽到他的名字,總是會有些刻版印象:「村上啊!就是小說裡總有點情色的那個作家吧!」 不然就是:「村上的小說很難讀啊!不知道要表達什麼。」
這部「挪威的森林」的確是成功的作品,無論是什麼樣的年齡,前來翻看,都會有不同的領悟。
真正迷上村上春樹,變成他的粉絲,是因為看了他的隨筆,瞭解到他不同於文學小說的極大反差的另一面,有點太幽默好笑,隨興不修邊幅,卻不失自己的原則,且自律。 下一本,想要來分享我最喜歡的村上的隨筆散文~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嘍。
- 書名 / 挪威的森林
- 類型 / 日本文學
- 作者 / 村上春樹
- 譯者 / 賴明珠
- 出版社 / 時報出版
- 出版日期 / 2018/07/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