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摘要
心得
我自認是一個很自律的人,但這ㄧ兩個月開始⋯每日用手機的時數從2小時爆增到4小時 ,每天多出來的2小時可以多讀好幾本小說! 可以做好多事!光是這樣想就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。
這本《 深度數位大掃除 》 提出了許多「實作」方式,我覺得都蠻有用(對我個人來說),但在決定在戒除「社群軟體」之前,我們要明白,爲什麼我們必需進行「數位排毒」?
有好ㄧ陣子發現自己無法專心看完ㄧ部電影、ㄧ集連續劇、在觀看的同時會有很不適的焦慮感,眼壓也常常在升高,但看書不會有這樣的問題,可能是因為我通常會讀完一個章節就換另一本⋯剛好讀到這本《深度數位大掃除》 心裡就想著⋯那就來試試看吧!
我移除了手機裡的社群app, 每天只在固定的時間在電腦上統ㄧ收發訊息,並告訴好友如果有急事聯絡請用line或email,不要透過IG。
多出來的時間我用來拿照顧植物,拍照,打心得,看更多的書⋯還有花更多的時間去公園散步⋯最重要的是也要懂得花時間「放空」,原來什麼都不想,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事。
梭羅說:散步是一種野性的追尋;是身體與心靈的解放
這本《深度數位大掃除》屢屢提到許多梭羅( 《湖濱散記的》的作者)名言,我開始很好奇⋯他倒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? 以前只從課文讀到片段文章,還沒有完整拜讀過他的名作。
梭羅是一位美國作家、哲學家、自然主義者,他主張「活在當下」,並認為現代人過於追求物質,反而忽略了內心的自由。他認為,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擁有更多,而在於需要更少。他崇尚散步,認為步行能讓人擺脫世俗束縛,回到自然,與自我對話。
梭羅說:散步是一種野性的追尋;是身體與心靈的解放
梭羅好有智慧呀!他的生活理念,其實正是我們ㄧ直嚮往,卻難以達成的狀態。
梭羅用ㄧ生證明:生活不ㄧ定要豐富,但ㄧ定要真誠
結論
這本書的重點並不是要你完全放棄社群軟體,因爲突然完全戒除會讓自己產生懷疑,ㄧ但自己的內心開始動搖,自我設限的承諾就會崩解,然後會更無節制的使用。
而是要花更多時間培養興趣,每週做ㄧ件關於「手作」的事,例如:修理電燈、種植植物、寫書法、畫水彩、⋯ 參加有實值社交的活動:例如:講座、分享會、瑜珈課、⋯ 最後是:只在固定的時間使用社群軟體,並約定自己每日使用的時數。
進行「數位極簡」無法ㄧ次到位,並非做完數位斷捨離就完成的狀態,而是需要不斷的依自己的情況去調整。
重點不是使用科技,而是爲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坦白說進行這件事非常非常非常~的不容易,在這之前自己也失敗了很多次,例如:下載種樹app、登山app、設定限制時間、把app從桌面隱藏⋯ ㄧ開始很有效,但沒多久就馬上被自己破解🤣
讀完這本書後,也因此更加明白⋯ 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,並且加以改進。
我想起了松浦彌太郎的名言:「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」
不管多小的事都沒關係,每天做一件新嘗試;希望今天也是無可取代的一天
延申書單:
《 梭羅散步:枯坐在家裡的人,才是最貧窮的乞丐 》|亨利·梭羅
《 失控的焦慮世代 》 |強納森.海德特
《 像隨筆作家ㄧ樣生活 》|松浦彌太郎
- 書名 / 深度數位大掃除: 3分飽連線方案, 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
- 類型 / 生活哲學 心理學
- 作者 / 卡爾.紐波特
- 出版社 /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
- 出版日期 / 2019/12/31